讓法治種子在青少年心田生根發(fā)芽
近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法治宣傳教育法》。作為培養(yǎng)人們法律信仰的一部重要法律,該法把“一五”普法到“八五”普法近40年來形成的較為成熟的經(jīng)驗做法和創(chuàng)新成果以法律的形式確立下來,為促進全民尊法、守法、學法、用法提供了制度保障,有助于以法治方式推動和保障新時代普法工作。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改進法治宣傳教育”。法治宣傳教育是全民守法的前提和基礎,“要堅持法治教育從娃娃抓起”。這部法的一大亮點,就是著眼于提升全社會的法治觀念,將“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作專章規(guī)定,要求普及青少年在家庭生活、校園學習、社會活動中所必需的法律知識,教育引導青少年樹立守法意識、規(guī)則意識、誠信意識和防范違法犯罪的意識,自覺遵守法律規(guī)定,規(guī)范自身行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尊重他人合法權益。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既是提升其法治觀念與法律素養(yǎng)的關鍵路徑,也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礎工程。近年來,從《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等頂層設計,到持續(xù)舉辦“法治進校園”等活動,一系列舉措不斷健全青少年法治教育與實踐機制,廣大青少年法律素質顯著提高。
同時要看到,未成年人遭遇校園霸凌、網(wǎng)絡詐騙等,引發(fā)人們的擔憂。法律要落實在行動上,讓法治成為青少年自身行動的普遍遵循。通過有針對性的法治教育,普及法律知識及自我保護的方式方法,培育對法律的尊崇和敬畏之心,更加有力地守護青少年健康成長。
青少年法治教育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法治宣傳教育法要求“國家、社會、學校、家庭加強協(xié)同配合”,并對“教育行政部門”“各級各類學校”“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以及公安、司法行政部門,律師協(xié)會等社會組織”等相關主體分別作出原則性規(guī)定,有利于發(fā)揮專長優(yōu)勢、凝聚多方合力,共同為青少年法治教育提供更好保障。
普法工作要在針對性和實效性上下功夫,特別是要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具體而言,應當聚焦青少年需求,符合青少年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認知特點,構建層次遞進、結構合理、覆蓋各個學段的法治教育體系。要強化家庭、學校和社會的聯(lián)動,有力有效推動法治宣傳教育,從普及法律知識向培育法治精神深化推進。與此同時,加強法治宣傳教育法與民法典、未成年人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銜接,全面深化普法與依法治理工作,引導青少年崇法守法。
“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法治的真諦,在于全體人民的真誠信仰和忠實踐行。法治宣傳教育法規(guī)定,國家實行公民終身法治教育制度。這意味著,從幼兒園、小學到中學、大學,乃至走向社會的每一個階段,法治教育將貫穿始終。對青少年而言,通過精準的法治教育內容、多樣化的教育形式,才能更有效地提升法治素養(yǎng),讓法治種子在他們的心田生根發(fā)芽。(亓玉昆)
《人民日報》(2025年09月18日19版)
- 校園貸進入監(jiān)管密集期 大學生亟待擺脫變味校園貸
- 全國研究生考試12月舉行
- 泉州高?;净謴驼=虒W生活秩序
- 安海教委辦:福建省、泉州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立項課題開題會在成功中心小學舉行
- 東石鎮(zhèn)人大領導到東石中學關心臺風受災情況
- 陳埭鎮(zhèn)莊垂生鎮(zhèn)長到紫峰中學現(xiàn)場辦公
- 靈源教育辦:街道領導蒞校指導災后重建及視察在建工程進度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