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愛的老師】晉江市第五實驗小學蔡玉璇:在愛與智慧的星河中點亮童心
她三十年如一日扎根講臺,以溫暖堅定的力量,成為無數(shù)孩子成長路上的點燈人;她用耐心與智慧叩響學生心扉,讓教育的清泉流淌進每個家庭的期望;她不僅是學生眼中的“蔡媽媽”、家長心中的“好口碑”,更是同事口中“傾其所有、熱心無私”的教育同行者。
她,就是晉江市第五實驗小學老師蔡玉璇。
以心育心
靜待每一朵花開
“沒有‘問題學生’,只有未被發(fā)掘的寶藏。”這是蔡玉璇始終踐行的教育理念。
2019年,蔡玉璇接手了三名學習困難的學生。面對孩子們識字量少、記憶力薄弱的困境,她利用課余時間量身定制輔導計劃:手把手教認讀,自創(chuàng)趣味口訣幫助記憶。課堂上,她細心捕捉每個孩子的點滴進步并及時鼓勵;課后,她像朋友一樣傾聽他們的心聲。漸漸地,孩子們從畏懼語文到愛上語文,成績顯著提升,更重拾了學習自信。
蔡玉璇班上曾有一名學生性格內向敏感,其父母也少與人溝通打交道。蔡玉璇用溫暖叩響了他的心門:開學第一天的一個擁抱開啟了交流;通過講述故事給予他勇氣;課堂上耐心傾聽、充分肯定他的每一個回答;贊賞他廣博的課外知識;生活上無微不至的關懷……春風化雨般的愛讓孩子逐漸開朗自信,也贏得了家長的深深信任。
“遇到蔡老師真是福氣!”此次聽說要為蔡玉璇拍攝加油視頻,二三十名學生及家長來到學校,其中不乏往屆學生及家長。現(xiàn)就讀于晉江一中的辛雅雯,是蔡玉璇執(zhí)教晉江市第五實驗小學時的首屆學生。她回憶,小學時自己的語文成績不佳,蔡老師鼓勵她“不要輕易放棄”,并主動帶她嘗試多種學習方法,最終找到最適合她的路徑。蔡玉璇以身作則,將“敢于嘗試”的信念深植于辛雅雯心中,成為影響其學習與成長的重要信條。如今,辛雅雯不僅成績優(yōu)異,更發(fā)展出多樣興趣,生活充實而豐盈。
學生王思妤的家長王澤舟表示,他的大兒子曾是蔡玉璇的學生,兩年前女兒也師從于她,這讓他倍感欣喜。他稱贊蔡玉璇盡職盡責,即便暑假非硬性要求,她仍逐一批閱、反饋學生主動提交的作業(yè),甚至深夜仍在群里回復,令不少家長動容。
以愛為橋
照亮每一個童年
蔡玉璇踐行著“有教無類”的教育理想,她堅信每個孩子都應在愛的陽光下成長,即使是一束微光,也能照亮前行的路。
2023年秋,她與患有先天性腦癱的小林相遇。蹲下身溫柔交談的第一次見面,溫暖與信任悄然流淌。從此,每周四的“送教上門”成了他們的“知識約會”。蔡玉璇耐心地為因腦癱而流口水的小林擦拭,手把手教握筆困難的他寫字。每一次努力都得到真誠的鼓勵,愛的力量創(chuàng)造了奇跡:一學期后,小林能用生字小格子工整書寫,在學校游考中獲滿星,寒假征文還榮獲三等獎。
更令人感動的是,蔡玉璇鼓勵小林在班級群朗讀詩歌。他自信展示的視頻贏得了家長們的贊譽,更帶動了班級朗誦打卡熱潮。校運會上,小林舉著加油牌綻放燦爛笑容;“六一”兒童節(jié),他勇敢上臺講述8分鐘的成長故事,用非凡的毅力激勵了全班同學。同事李惠萍贊嘆:“蔡老師總是傾其所有幫助需要幫助的孩子。”
作為閩南文化傳承者,她精心策劃跨學科活動:“鄉(xiāng)音鄉(xiāng)語我傳承”探索閩南四句魅力;創(chuàng)編童謠快板《五小一家親》、排練閩南語歌曲《海龍王娶媳婦》;開展《我是丁氏宗祠講解員》實踐活動……這些活動不僅激發(fā)了孩子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更增強了他們的文化自信。
課間,她保持童心與孩子們玩“小老鼠鉆鼠洞”、魔方、折紙;午間共念閩南童謠《天上一塊銅》,在歡笑聲中傳承文化、增進情誼。她還積極組織感恩教育活動、愛國詩歌朗誦等,在潛移默化中塑造孩子們的美好品格。
(記者 歐陽霆 張漢陽)
- 校園貸進入監(jiān)管密集期 大學生亟待擺脫變味校園貸
- 全國研究生考試12月舉行
- 泉州高?;净謴驼=虒W生活秩序
- 安海教委辦:福建省、泉州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立項課題開題會在成功中心小學舉行
- 東石鎮(zhèn)人大領導到東石中學關心臺風受災情況
- 陳埭鎮(zhèn)莊垂生鎮(zhèn)長到紫峰中學現(xiàn)場辦公
- 靈源教育辦:街道領導蒞校指導災后重建及視察在建工程進度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