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重點:促進貿易投資
9月19日,為期4天的第11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在其永久舉辦地南寧落下帷幕。4天來,本屆博覽會將“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這一主題演繹得淋漓盡致。13場高層論壇、2000多家參展企業(yè)、5.7萬參展參會客商……圍繞著“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互聯互通、產業(yè)合作、海上合作、金融合作等重點領域,博覽會舉辦了系列投資促進活動。
在本屆博覽會期間,中國廣西欽州港與馬來西亞關丹港、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締結國際姐妹港?!榜R來西亞和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從古代絲綢之路到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雙方有良好的合作基礎,希望馬中兩國能在經貿、投資、金融、基礎設施建設、農業(yè)、汽車、人文等領域加強來往,共同開發(fā)東盟市場?!瘪R來西亞國際貿易與工業(yè)部副部長李志亮說。
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基礎上,海上絲綢之路沿岸國家經濟一體化關鍵在于貿易與投資更加自由便利,以深化各領域經濟合作。從1991年雙方建立對話關系,特別是2003年建立戰(zhàn)略伙伴關系以來,中國與東盟成為睦鄰友好合作的典范。過去十年是中國與東盟合作的“黃金十年”。從2004年到2013年,雙邊貿易額從1059億美元增加到4436億美元,雙向投資額累計超過1200億美元。目前,中國已成為東盟第一大貿易伙伴,東盟成為中國第三大貿易伙伴。
“中國早期的改革開放主要是把自己的國家開放給世界,讓世界了解中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一方面繼續(xù)歡迎其他國家走進中國,更重要的是讓中國走向世界?!毙录悠聡⒋髮W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說,未來中國的資本必然要走向世界。中國要走出一條與各國共同發(fā)展的道路,不僅自己發(fā)展,其他國家也發(fā)展。
自“十五計劃”開始,中國啟動了“走出去”的國家戰(zhàn)略,鼓勵和支持有比較優(yōu)勢的企業(yè)對外投資,帶動商品和服務出口。這一戰(zhàn)略的提出和實施使中國企業(yè)對外投資在十來年間快速增加。2013年,中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56個國家和地區(qū)的5090家境外企業(yè)進行了直接投資,累計實現非金融類直接投資901.7億美元,同比增長16.8%。
金融危機后,歐美市場的需求明顯減弱,中國以出口為主的外向型經濟發(fā)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約,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迫切需要新的市場來消化新的產能。21世紀絲綢之路沿線大多是新興經濟體和發(fā)展中國家,這些國家普遍處于經濟發(fā)展的上升期,開展互利合作的前景廣闊。
“海上絲綢之路不是簡單的貿易通道,而是增長通道,旨在通過加強沿線國家經濟聯系實現共同增長和繁榮?!壁w江林認為,這有利于中國產品對當地出口和我國產業(yè)結構升級。我國正在“騰籠換鳥”,轉移一些產業(yè),將資金和人力投入到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而南亞國家正好可承接我國產業(yè)轉移,增加就業(yè),實現經濟增長。
3.“五通”:未來可期
早在2013年9月7日,習近平主席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fā)表演講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zhàn)略倡議時談到:加強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專家普遍認為,“五通”措施同樣適用于海上絲綢之路建設。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并不局限于中國與東盟合作,而是以點帶線,以線帶面,串起東盟、南亞、西亞、北非和歐洲等各大經濟板塊,發(fā)展面向南海、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戰(zhàn)略合作經濟帶,以促進亞非歐貿易投資合作為長期目標?!昂I辖z綢之路還將延伸到非洲乃至歐洲?!眲⒆诹x說。
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主任陳玉榮提出,“一帶一路”應分階段實施,近期目標重點是道路、能源管線、電信、港口等基礎設施“共建”和互聯互通,提高貿易和投資便利化程度;中期目標可在條件成熟的國家和地區(qū)朝自由貿易區(qū)邁進,打造中國與東盟自貿區(qū)升級版,與中亞國家建立自貿區(qū),將非洲東海岸和拉美地區(qū)環(huán)太平洋國家納入合作機制;遠期目標是建成覆蓋中亞、南亞、西亞、歐洲、非洲、拉美國家的自由貿易區(qū)群,覆蓋全球100多個國家。
趙江林認為,習近平主席在談到共建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時提及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和民心相通等“五通”措施,同樣適用于海上絲綢之路建設。
實際上,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中,政策溝通和民心相通同樣非常重要。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趙青海認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zhàn)略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沿線各國政府和民眾的信任與配合。
事實上,人民友好交流已經成為構建海上絲綢之路中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中馬聯合新聞公報顯示,中方將繼續(xù)鼓勵中國公民赴馬爾代夫旅游,馬方進一步完善本國旅游服務,雙方還將進一步促進科技、文化、教育、人力資源培訓和衛(wèi)生等領域交流合作。對于中斯人文交流,習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表示,要繼續(xù)挖掘兩國深厚的歷史人文積淀,不斷擴大文化、教育、宗教、青年、婦女等方面交流合作,促進兩國文化交融、民心相通。
專家表示,通過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找到各方利益的共同點和交匯點,不斷推進經濟整合,在包括基礎設施建設在內的互聯互通、投資、產業(yè)合作等多方面做出安排,促進區(qū)域經濟一體化。同時,推進政治溝通和文化的交流合作,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或將重現。
(記者 陳恒)
海上絲綢之路銀證籌建 擬注冊50億東盟國家將參與 2014-09-10 | |
西安國家航空城實驗區(qū)獲批 2014-06-11 | |
印度欲借中國經驗實現轉型 2014-06-11 | |
專家建議北京引導新增人口和新興產業(yè)轉移 2014-04-21 | |
“一帶一路”終將形成“命運共同體” 2014-0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