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在黃渤海之濱,一座城市的文明基因總在關鍵時刻迸發(fā)驚人能量。2025年5月10日,職教高考首日,煙臺少年姜昭鵬用一場跨越考場與醫(yī)院的“生命接力”,為“厚德煙臺”寫下最生動的時代注腳。這場與死神賽跑的救援,不僅見證了00后對生命價值的終極叩問,更折射出港城煙臺綿延千年的精神圖譜——當個體善舉激蕩城市共鳴,一座城的品格就此熠熠生輝。
生命的黃金4分鐘,在命運岔路綻放的人性光芒
10日上午8時10分,山東城市服務職業(yè)學院學生姜昭鵬與同學搭乘網約車前往萊山二中考點。車輛剛啟動不足一分鐘,同行同學突然失去知覺倒向姜昭鵬。
同學驟然慘白的面容,僵直倒下的身軀,將車廂化作生命的孤島。而這位19歲的少年沒有一絲猶豫,迅速進入“急救模式”。據(jù)車載監(jiān)控顯示,他立即將同學平放,實施標準心肺復蘇術,配合人工呼吸循環(huán)施救,同時保持患者呼吸道暢通。
“在學院《急救護理》課程實訓中,老師反復強調黃金四分鐘的重要性。”姜昭鵬回憶道,“當時滿腦子都是課堂上學過的操作要點:按壓頻率每分鐘100-120次,深度5-6厘米,每30次按壓配合2次人工呼吸……”正是這份刻進肌肉記憶的專業(yè)技能,為后續(xù)搶救贏得了寶貴時間。
事后,煙臺山醫(yī)院心內二科主任趙嵐告訴記者,“他的獲救,真的是太幸運了!從發(fā)病后,姜同學一直在做心肺復蘇和人工呼吸,不但為他心跳恢復提供了保障,最重要的是持續(xù)按壓讓他沒有出現(xiàn)任何腦損傷,這種情況是非常少見的!”
姜昭鵬把同學送進急診室急救后,第一時間與學校老師進行溝通報備。確認現(xiàn)場不需要自己后,又迅速趕往考點進行考試,但由于遲到時間過長,導致10號上午語文考試未能參加。
全城護航的“生命通道”,連闖6個紅燈抵達醫(yī)院
網約車司機王濤目睹車內突發(fā)狀況后,第一時間撥通122向交警報備。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他駕駛車輛連闖6個紅燈,原本需要15分鐘的路程僅用7分鐘便抵達煙臺山醫(yī)院。途中,王濤不斷通過后視鏡觀察施救情況,用平穩(wěn)的語調安撫兩名學生:“別慌,醫(yī)院馬上就到,咱們一定能趕上!”
王濤憑借對城市路網的熟稔,在早高峰車流中精準切入應急車道。他不斷通過后視鏡提醒施救進度,同時將油門穩(wěn)穩(wěn)控制在安全極值。當車輛急剎在煙臺山醫(yī)院急診門前時,儀表盤顯示全程僅用7分鐘。
闖燈、超速、不按導向車道行駛……面對可能面臨的多項扣分與罰款,王濤十分平靜:“就算重來一百次,我照樣會踩油門。”據(jù)了解,煙臺交警在調取全程影像與相關就醫(yī)資料后,已免除其交通違法處罰。
這場由市民、交警、醫(yī)院共同參與的生命救援,折射出城市應急體系的高效協(xié)同。
00后的完美答卷,在生命考場重新定義青春價值
“不后悔,考試可以重考,但生命只有一次。”面對媒體提問,姜昭鵬的答案擲地有聲。當同齡人在社交媒體刷屏“青春無悔”時,煙臺少年用行動詮釋:真正的成長,是關鍵時刻的擔當抉擇。
“好人有好報”是最好褒獎。5月14日上午,煙臺市委政法委、市見義勇為基金會相關人員來到山東城市服務職業(yè)學院,授予姜昭鵬和王濤“煙臺市見義勇為先進個人”榮譽稱號。司機王濤所在的網約車平臺授予其“見義勇為先鋒”榮譽證書并給予免除全月傭金的獎勵。
同日,山東省招考院發(fā)布公告:將按照規(guī)定程序啟用春季高考語文科目副題,安排姜昭鵬參加考試。
億萬網友翹首以盼的善念終得回響,善舉不應被辜負。
煙臺好人精神,骨子里的善良
煙臺,這座以“義”為魂的城市,始終流淌著崇德尚義的文明血脈。從明代抗倭烽火中的舍生取義,到開埠時期“義字當先”的行商準則;從八仙過海傳說中扶危濟困的仙蹤,到當代“煙臺好人”的群體涌現(xiàn)——姜昭鵬事件絕非偶然,而是城市文明基因的當代顯影。
刁娜為救助受傷女子被汽車撞斷腿,單榮十年志愿服務澆灌文明之花,田嘯龍跪地救人詮釋醫(yī)者仁心,孫玲拾金不昧彰顯職業(yè)操守……這些凡人善舉構成煙臺的“道德星座”。當急救技能成為市民“必修課”,當見義勇為獲得法律撐腰,煙臺正將傳統(tǒng)美德轉化為可感知、可參與、可傳承的城市文明生態(tài)。
在黃渤海不息的潮聲中,煙臺的好人故事永遠未完待續(xù)。
(記者 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