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繼偉:地方政府可發(fā)債 類似美國市政債
“去年以來,面對經濟下行壓力,我們采取‘簡政放權’的做法,而不是用大規(guī)模財政刺激手段,目前看效果不錯。”在23日舉行的2014年中國發(fā)展高層論壇上,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表示,這些做法帶來了效果,煥發(fā)了市場活力,今年還要繼續(xù)減少行政審批。
樓繼偉指出,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多次“放亂收死”的循環(huán),但現在出現這個循環(huán)的可能性很小,“過去是在計劃經濟時期,而現在98%以上的價格已經放開,由企業(yè)自主決策,把本應由市場決策的權力放給市場,就不太容易出現過去那種循環(huán),特別是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讓市場在資源配置起決定性作用,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性更小?!?/p>
樓繼偉表示,當前財稅改革應處理好三方面的內容:首先是政府職能如何在不同層級政府之間的劃分,其次是政府在管理方式上如何讓公眾參與并更加透明化,最后是政府如何實現從事前審批向事中事后監(jiān)管的轉變。
“比如霧霾和大氣污染,實際上是一個跨區(qū)域的外部性問題。”樓繼偉舉例道,汽車在各地生產,如果其尾氣排放不達標,它在一個地方創(chuàng)造了GDP、就業(yè)和稅收,但賣到全國各處后就會影響當地的大氣質量。
“如果簡單地把審批權都下放了,一個區(qū)域外部性的問題應該由哪級政府來管?這個例子說明,不是什么權都要放的。”樓繼偉表示,在利用經濟手段治污方面,正在將資源稅改變成從價計征,同時也有污染稅、環(huán)境稅方面的考慮,碳交易也是考慮的方向。
在回答“如何看待財政收入增長最快,然后是GDP增長,最后是老百姓收入增長”的提問時,樓繼偉笑言“沒那回事兒”。他指出,2008年應對世界金融危機時政府啟動了大規(guī)模刺激計劃,經濟的迅速升溫使得工業(yè)品出廠價格(PPI)持續(xù)走高,超過CPI指數,而稅收基本是間接式,這使得我們的稅收增長高于GDP的增長。從去年開始,PPI環(huán)比是負的,今年前2個月環(huán)比仍舊是負的,這使得財政收入增長不大可能出現超過GDP的情況。
針對中國居民儲蓄率過高,有嘉賓提出政府能否推出一些新型保險制度,來減輕居民對未來的顧慮,把更多的儲蓄用于消費。對此,樓繼偉表示,增加消費這一方向是正確的,但不能過分強調。中國的老齡化發(fā)展非常快,如果不能很好地增加國民財富、很好地積累有效產能,十幾年后當老齡化到來時,就會發(fā)現消費率會不斷地上漲,未富先老的問題就會很突出,還是要保持比較高的國民儲蓄率,同時轉為比較強勁的投資。
樓繼偉稱,要使得人民群眾更為安心地消費,一方面是要考慮如何完善社會醫(yī)療保險,推進公立醫(yī)院改革,另一方面是鼓勵商業(yè)性保險?!爸袊呀洺雠_了職業(yè)年金制度,下一步將考慮鼓勵那些不在企業(yè)任職的人進行商業(yè)性的保險?!?/p>
在談及地方債問題時,樓繼偉稱,地方政府不能像中央政府那樣,中央政府承擔著宏觀責任,所以財政有時候要盈余,有時候要赤字,根據這個要求進行發(fā)債,平衡或者赤字,然后發(fā)債融資?!暗胤秸疀]有這個職能,那么他是不是可能發(fā)債呢?也是可以的?!睒抢^偉說,因為這有一個平衡問題,如果都用當年的收入解決基礎設施使得后一代人更多受益的話也不太公平,所以可以發(fā)債,但是要嚴格控制?!拔覀冇羞@方面的設想,類似于美國市政債的設想?!?/p>
在回應是否應引入專門針對投機的資本利得稅時,樓繼偉稱,當前中國只有薪酬收入部分是按照累進征收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改成綜合和分類相結合,就是把個人所有收入都算入應稅所得,做出一定政策扣除,實行累進式征稅。
“只有在這種條件下,才能引進資本利得的征稅。我們的國情和其他國家不同,這項改革也在我們的計劃之中,但不在今明兩年。”樓繼偉說。